作為我們身體當中最重要的兩個器官,肝和腎承擔了太多。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,每天承受著身體新陳代謝和排毒的工作。而腎臟是分泌尿液、排泄廢物的重要器官。它可以調節人體的電解質濃度,保持酸堿平衡。一旦兩者都受到損害,就會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。
所以,長沙紅杏林認為大家要時刻關注肝腎健康,及時關注肝腎發出的“求救信號”。一般會有以下3種信號:
1、腳腫
有時候長時間站著或坐著都會引起腳腫,還有服用抗高血壓藥物、甘草制劑、激素等藥物,以及經期和懷孕期間激素水平的波動,都會導致下肢水腫。
但腳腫,有時也是一件大事,它的出現表明肝腎可能存在很大的問題。如果腎功能不好的時候,水沒辦法正常代謝,就會在體內積聚,形成難以消除的水腫。
這種情況最早發生在眼瞼和面部,如果壓腳后凹陷的地方不能立馬恢復,腫脹需要長時間消退,就要警惕腎臟問題。當肝臟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,血漿白蛋白在肝臟中的合成,也會導致局部腳水腫。
2、腳上有蜘蛛痣
蜘蛛痣是指中間有突出的小紅點,周圍有網狀小血管輻射,按壓后紅色會消退的痣。
蜘蛛痣本身是毛細血管,因為它看起來像一只小紅蜘蛛而得名。如果中間的“蜘蛛身體”被壓制,“蜘蛛腿”就會消失。
許多專家認為,蜘蛛痣的出現是由于血液中雌激素濃度的增加,導致動脈毛細血管擴張。
并且肝臟有調節和滅活雌激素的作用,如果肝臟受損,雌激素的滅活能力就會下降,導致體內雌激素的積累。所以蜘蛛痣也被認為是肝功能受損的特征,尤其是肝硬化。
蜘蛛痣越多,體積越大,尤其是在男性身上時,肝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。另外,蜘蛛痣也分布在胸部、背部、面部和四肢,所以一定要多加注意。
3、腳部皮膚發黃發癢
一般而言,腳部皮膚呈紅潤或白皙狀態,當腳部皮膚異常發黃,出現不明原因瘙癢時,稱為黃疸。
肝臟有分泌膽汁的功能,肝功能受損后,膽汁的分泌和新陳代謝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,膽紅素會滲入血液,引起黃疸。
另外,膽紅素的升高不僅會導致皮膚異常發黃,還會使膽汁酸鹽沉積在皮膚下,持續刺激周圍神經,引起瘙癢。所以,在排除皮膚病的情況下,如果腳部皮膚發黃并伴有瘙癢,一定要多加注意。
了解了肝腎不好時,腳可能會出現一些癥狀,那接下來長沙紅杏林就說說我們平常應該怎么養護肝腎。
想要肝腎好,這兩事不能少
1、早點睡
眾所周知,熬夜對肝臟有害。中醫認為,從晚上23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,是滋養肝血的最佳時機,此時如果不睡容易損耗肝血,影響肝臟健康。
建議大家在晚上11點前睡覺,平常中午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睡20-30分鐘的午覺,以便來保證充足的睡眠。
2、泡腳
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“陰經集于足心”。也就是說,人體內臟的六條經絡都始于腳。與此同時,人體內臟在足部也有相應的反射區。
假如能適當地“刺激”,哪怕是只使用溫水泡,也能起到“溫法”的作用,溫養臟腑,調節氣血。
晚上九點,腎經氣血特別虛弱。此時,泡腳可以溫和刺激腳部,補充腎經氣血,滋補腎臟。泡腳時水最好是沒過腳踝,到小腿中下三分之一,水溫控制在40攝氏度左右,手放入水中,感覺溫暖就行了。但長沙紅杏林不建議高血壓患者泡腳。
往期優秀文章